說到宋徽宗,要評價他這個人的藝術文化水準,一定繞不開他的一個創造:瘦金體。
元朝宰相脫脫說他:“諸事皆能,獨不能為君耳”。施耐庵寫《水滸傳》借旁白之口展開來講了講這“諸事皆能”的意思:
“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閒之事,無一般不曉,無一般不會,更無一般不愛;即如琴棋書畫,無所不通,踢球打彈,品竹調絲,吹彈歌舞,自不必說。”
這樣看來,這一大串才是主業似的,當皇帝反而成了興趣愛好。
不過在眾多的名頭裡,有皇帝“一席”,那想幹點什麼自然是比較易於施展,這才有了他開創瘦金體的前提。
徽宗皇帝的瘦金體,鐵畫銀鉤,久負盛名。不過這是今人的叫法,古時候,這種流派叫做“瘦金書”。
《書史會要》記載說:“徽宗行草正書,筆勢勁逸,初學薛稷,變其法度,字型大小瘦金書”。也就是說,瘦金體這個響噹噹的名字,也是趙佶自己取的。
有人認為,趙佶之所以用這兩個字來形容自己的這種獨特書法,是來自於先秦時期流行的錯金工藝。
當時,在銅器表面上鑲嵌金銀絲片的錯金工藝,也經常用以表達文字,加之趙佶一開始仿效的薛稷書法也以瘦聞名,線條雖細瘦,卻鋒芒畢露,在看似簡單的一筆一勢下,難掩書寫者對書法理解的至臻之境。
他的一張小楷千字文,猶如書法史上晶瑩的寶珠,俞千年而不黯,依舊在每一個字間,閃耀著奪目的光彩。
說來你可能不信,這張小楷千字文作品,完成于趙佶23歲那年,字裡行間還透露著年少輕狂的感覺,前人說“書法藏鋒”,他偏不,這就是青年趙佶。
這種瘦古人忌諱,但徽宗偏要推崇,此時,“副業是皇帝”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。有一日,徽宗讓宰相李綱欣賞自己的“瘦金體”。李綱直言字體太瘦。宋徽宗卻道:“朕新創字體,名曰瘦金體,如果推行全國,一年能省很多墨水,如何?朕不愧是有道明君!”
除了瘦金體,徽宗趙佶的花押也非常有趣。花押是一種從唐代開始流行的署名習慣,作者用一兩筆劃的字或符號,表明身份。徽宗的花押,被後世學者稱為“絕押”,主要是因為它獨特的造型。
乍一看,有點像寫的結構過於鬆散的天字,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個忘了隱去的錯字,但是細看許多徽宗的作品,都有這麼一個符號,那就一定是有意為之。
主流觀點認為,這個花押代表的是“天下一人”的意思,身為天子,的確夠的上這個名頭,更有可能,這“天下一人”是他對於自己藝術境界的自信——天下唯我一人。
由於他本人精於繪畫,也十分重視繪畫藝術的發展,于崇寧三年(1004)設立了畫學,在中國歷史上首創把繪畫納入科舉考試的科目,以此廣招天下人才。從治國上來說是失敗的,從文藝發展上來說是成功的,不然也不會有王希孟與《千里江山圖》了。
宋徽宗的狂、宋徽宗的才、宋徽宗的特立獨行與霸氣外露,都為他吸引了不少粉絲和模仿者,其中最厲害的一位要數金國皇帝金章宗完顏璟。
此人在位期間,大力發展文治,尊崇儒家思想,文化水準走向巔峰,軍事實力卻日益低下,沉湎飲酒作詩,朝政腐朽衰敗……說到這裡,你大概也知道為啥他會是趙佶的“死忠粉”了。
與他基本同時代的周密就說:“章宗凡嗜好書劄,悉效宣和,字畫尤為逼真。”甚至,“聞宋徽宗以蘇合油煙為墨,命購得之,墨一兩黃金一觔”。
啥都要學趙佶,學得有模有樣,就連徽宗當年用的墨他都不惜花高價去購買,為的就是和自己的偶像完全同步。後世看來他也確實成功了,金章宗的瘦金體達到了足以亂真的程度,歷史上不少他的作品就曾被錯認為是宋徽宗所作。
作為一個失敗的皇帝,他交給大宋的是一份苦難的答卷;作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,他的創作卻是文藝史上最頂尖的篇章。或許皇帝這個身份,真的是他諸多身份中,最不“合身”的一個。
留言列表